安徽農墾集團全面推行“林長制”
發布日期:2018-11-30 瀏覽次數:5070
11月29日,安徽農墾集團印發《關于建立林長制的實施意見》,部署全面推行“林長制”。《意見》指出,近年來,安徽農墾通過實施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森林撫育項目、開展綠化家園活動、調整林業結構等舉措,大力開展植樹造林,著力提升林業效益。2017年墾區森林覆蓋率23.9%;林業產值3915萬元,與“十二五”末相比,增加3.1%;無性系良種茶園和設施果園面積逐年擴大,畝均效益與“十二五”末相比,分別增加15.4%和12.5%。但與此同時,墾區仍存在森林總量不足、綠化水平不高、林業效益較低、林業管理體制機制不健全等方面的問題。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林長制改革的一系列決策部署以及集團公司《關于進一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加強農墾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結合墾區林業發展實際,全面推行林長制,加強農墾林業生態保護,建設綠色墾區美好家園,促進農墾林業產業發展。
《意見》強調,集團上下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重要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四旁四邊四創”綠化提升行動為契機,以全面落實林長制為保障,以實施“五綠”工程為抓手,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加強墾區綠化建設,努力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做優做強做大林業產業,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總體目標是:2018年年底前,墾區林長制組織體系基本建成,農墾區域范圍內森林資源和綠化區域均推行林長制,構建責任明確、監管嚴格、保護有力、持續發展的林業保護發展責任體系,實現森林資源保護管理體系全覆蓋;到2022年,墾區林地總面積不低于24萬畝,新增林地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5%以上,森林撫育總面積30萬畝以上,改造和更新低產低效林1萬畝,建立苗圃基地2個,新增無性系良種茶園4000畝,發展林下養殖面積5000畝,實現林業總產值、茶果園畝均效益、林下養殖效益同步增長。
《意見》明確了五項主要任務和六大保障措施,即聚焦“護綠”抓保護,聚焦“增綠”優生態,聚焦“管綠”強監管,聚焦“用綠”興產業,聚焦“活綠”增活力;加強領導、落實責任,規劃引領、保障投入,爭取政策、創新機制,廣泛宣傳、全民參與,強化管理、提高質量,開展督查、嚴格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