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大豆價格分析
發布日期:2002-08-09 瀏覽次(ci)數(shu):5123
入世影響不可低估,預期壓力仍然較重
雖然,眾多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我國大豆進口很長 時間就已經實行低關稅準入制度,近兩年大豆進口 數量居于高位,因此說,國內大豆市場早已先于其 它糧食品種入世,入世后,國內大豆市場自身發展 方向不會改變,然而透過現象看其本質,我國入世 后國際大豆市場對國內大豆市場的影響將更加明 顯。入世后國內農產品市場將進一步開放,進口大 豆的數量有較大的增加,給國內大豆價格造成不利 影響。目前國內大豆供需缺口在1500萬噸左右,加 入WTO后的大豆進口將嚴重沖擊國內大豆市場價格。 同時在未來5年內我國豆油進口將由2002年的251.8 萬噸增至358.7萬噸,因此價格將下跌,豆油期末存 量將出現明顯增長。另外由于進口豆油成本低于國 產豆油生產成本,這將給國內現有的榨油企業帶來 沉重壓力,同時減少了國內榨油企業對大豆的需 求。今年大豆整體走勢是全球范圍內大豆供給過 剩,大豆消費需求增長緩慢,國內大豆現貨市場面 臨長期壓力較大。
大豆價格不斷高漲,需求旺市不見旺
自今年3月20日轉基因管理辦法實行以后,國內6月 份以前幾乎沒有進口大豆到港。據海關統計,1—6 月份,中國進口大豆數量為326萬噸,比去年同期減 少45.4%。進口量的減少使國內大豆供給短缺,大 豆價格開始上漲,進口大豆價格最高上漲到2300元/ 噸,國產大豆價格也在2200元/噸左右,幾乎達到近 四年來的高點。在大豆供給緊張時,需求沒有增加 卻在減少,這可以從兩個方面得到證實,首先,豆 粕價格在短暫上漲之后,迅速下跌。以遼寧大連油 廠豆粕出廠價為例,豆粕價格在6月3日最高上漲到 1850—1900元/噸,但很快就回落,7月上旬價格在 1720—1750元/噸,一個月時間就下跌了100元/噸。 其次,現貨價格雖然高漲,但卻有價無市。當進口 大豆價格最高漲至2300元/噸,許多榨油企業處于觀 望狀態,需求自然減少。
氣候因素過分炒作,價格反彈疑點重重
近期,CBOT大豆價格大幅上漲和天氣炒作不無關 系,美國中西部連續干旱天氣支撐大豆期價一路走 高,但市場對天氣題材的炒作似乎有點“過頭”。 從往年的歷史來看,CBOT大豆期價在每年的6—7月 份基本上都會有一個炒作天氣的過程。而且從以往 經驗看,每次炒作到后來都偏高,例如去年7月份期 價最高升至536美分/蒲式耳,但后來卻跌至425美 分/蒲式耳,說明7月份時價格嚴重偏高。今年的情 況也有類似性,這中間雖然有今年種植面積略有減 少和美元貶值的一些因素,但美國農業部仍預計今 年的美國現貨平均價在445美分/蒲式耳(去年為425 美分/蒲式耳)。而目美國CBOT市場7月合約的價格 已經比去年的最高點536美分/蒲式耳高了50美分/蒲 式耳。今年對天氣炒作時間之提前,不禁令人開始 懷疑其對大豆市場的促進作用真有那么強烈。從大 豆生長季節看,大豆在7—8月份開花、灌漿,這時 候的天氣對大豆生長最重要,現在美國大豆基本處 于小苗生長期,干旱天氣能否使大豆減產還有待觀 察。從另一個角度說,即使美國中西部大豆種植區 的天氣不利于大豆生長,也不能肯定大豆會減產, 去年正是中西部的一場大雨,使原來大豆生長最差 的州成為美國第二大事生產州。所以,從某種程度 上講,目前天氣對大豆生長影響比較有限,后期只 要天氣稍微正常,大豆市場將恢復到一個理性的運 行空間。
政策逐步放寬,價格上漲壓力各方再顯。
自國家質檢總局在5月份頒發第一批臨時進口許可證 后,證書發放速度明顯加快,現在已發放40份進口 許可證,相當于200萬噸到220萬噸的進口大豆。估 計后期證書仍將繼續發放。進入7月份以后,運達港 口的進口大豆總量繼續明顯增加,估計當月進口總 量為110萬噸,其中絕大多數是南美大豆,巴西和阿 根廷大豆各占有相當比例。截至7月17日,我國7月 份到港的南美大豆總量達到16船,共88.5萬噸,加 上1船2.4萬噸美國大豆,進口大豆總量達到17船, 共90.9萬噸。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分析人士預測,6 月到7月的大豆進口量將達210萬噸左右,加上前兩 個月運抵的220—250萬噸進口大豆,2001/2002年度 的進口總量預計為1000萬噸。進口大豆持續到港緩 解了國內大豆緊張狀況,后期現貨價格再度上漲可 能性微乎其微。
綜合分析,目前我國大豆及其副產品雖然由于進口 大豆價格高漲而保持上行之勢,但可以看出,市場 價格上行的幅度正在趨緩,甚至出現止漲跡象,國 內大豆市場向上發展的阻力依然很大,價格上行空 間將受到遏制,分析國際大豆價格走勢,短期內國 內大豆市場價格將以小幅振蕩為主。
- 上一篇:安徽農墾集團:安徽農墾部署防范應對雨雪冰凍天氣
- 下一篇:國際市場小麥價格震蕩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