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年左右計劃基本實現食用農產品無公害生產
發(fa)布日期:2002-08-19 瀏覽次數:4729
農業部部長杜青林在今天召開的中國農業加工業工 作會議上說,農業質量安全是中國農產品加工業與 國際接軌和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是今后農 產品加工業工作中重要的一環。
農業部公布的資料顯示,由于中國目前尚未形成完 整有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控和管理體系,農獸藥 殘留、土壤重金屬污染、畜禽疫病、使用違法禁用 藥物、添加劑等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中國農產品 的出口前景。歐美等國家的農產品進口標準設定越 來越嚴格,以日本為例,其對雞肉的檢測有40多 項,而大米則多達114項。
除了影響農產品出口外,農產品安全質量問題也成 為影響中國國民健康的一個突出因素。據經貿委有 關負責人透露,每年農產品疫病、農藥化肥殘留導 致全國約20萬人中毒。
為了盡快解決這一問題,杜青林強調,中國要鼓勵 和積極采用國外先進的農產品安全標準,推進農產 品加工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他說,中國要盡快形 成完善農產品安全的3個體系,包括農產品加工業 質量標準體系,動植物檢疫、農藥、獸藥、漁藥殘 留檢測、環境質量檢測和產品質量控制體系,以及 農產品加工品特別是食品等質量認證體系。
例如在蔬菜加工業方面,中國將依靠科技進步,發 展無公害、無污染的綠色蔬菜基地,提高蔬菜品 質,大力提高商品化處理程度,推行凈菜上市。
畜牧產品加工業方面則要嚴格執行有關屠宰法律、 法規,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肉類食品質量安全控制體 系,進一步提高加工產品的衛生質量,推廣危害分 析與關鍵點控制(HACCP)衛生管理系統。
中國國家經貿委副主任歐新黔說,中國今后將大幅 度增加綠色安全食品的生產,加快完善各級檢測機 構和農產品加工業安全評價機構的檢測手段,“加 強農產品加工業質量監督工作,確保農產品的安 全。”
農業部在日前出臺的《全面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 計劃”的實施意見》中指出,蔬菜、水果、茶葉、 食用菌、畜產品、水產品等鮮活農產品無公害生產 基地的質量安全水平,5年后均要達到國家規定標 準;大中城市的批發市場、大型農貿市場和連鎖超 市的鮮活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的抽檢合格率要達到 95%以上,要從根本上解決食用農產品急性中毒 問題。出口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在現有基礎上要 有較大幅度提高,達到國際標準要求,并與貿易國 實現對接。
近期中國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工作的重點 將放在解決蔬菜中有機磷農藥殘留超標、畜禽飼養 過程中禁用藥物濫用、貝類產品污染等問題上。
據了解,目前以《食品衛生法》為核心,輔之以相 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中國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 食品安全衛生法律制度。有100萬以上的食品安 全工作人員分布在衛生、農業、質檢和環保等部門 的科研技術機構和監督檢驗單位,形成了從中央到 地方的食品安全監督協作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