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在线字幕免费观看电视剧网,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pacopacomama熟女,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

省農委與省農委與省農墾開展的“百場、千戶、萬人”農業科技培訓初顯成效

省農委與省農委與省農墾開展的“百場、千戶、萬人”農業科技培訓初顯成效

發布日期:2009-07-28 瀏覽次數:6779

2008年12月以來,安徽農墾所屬農場,深入貫徹省農委、省農墾局聯合下發的《關于印發“百場、千戶、萬人”農業科技培訓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按照“圍繞主導產業、依托農墾資源、實施縣場聯動、培訓周邊農民、輻射農墾技術、共建現代農業”的總體思路,積極爭取當地農業主管部門支持,18個農場制訂了培訓方案,其中部分農場與當地農委聯合制定。根據方案要求,成立了專門領導和執行機構,17個農場精心組織實施了培訓工作,到今年6月底,已開展各類培訓82期,培訓周邊農民10431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0100份、光盤200個,深入田間地頭庭院指導1037場次。培訓主要內容有小麥、水稻、大豆、棉花等高產栽培技術;農業標準化;農機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綠色農業生產技術;節水灌溉技術;機械化插秧技術、茶葉栽培與加工、畜牧水產養殖實用技術、果樹修剪與高效設施栽培;蔬菜與食用菌栽培技術等20多個專業門類。目前培訓進展順利,培訓效果初顯。
主要做法
省農墾局和農場領導高度重視,多次開會研究部署“百場、千戶、萬人”農業科技培訓工作。2008年12月,水家湖、大壙圩等農場開始冬季行動。今年4月壽西湖農場舉辦的“百場、千戶、萬人”農業科技培訓,吸引了周邊廣大農民參訓。《人民日報》、《經濟日報》、新華社、安徽人民廣播電臺等多家中央和省級新聞媒體進行了現場采訪報道。此后,各農場相繼開展培訓活動。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堅持把農民需求及農墾優勢產業相結合作為培訓內容。小麥良種、米業、棉業等是農墾的優勢產業。為全面落實小麥高產攻關和水稻產業提升活動,農墾沿淮農場結合小麥良種推廣和農事季節,先后舉辦了小麥良種信息、小麥高產栽培、小麥冬季管理和冬灌技術、化除和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氮肥后移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以及相配套的各項農機化技術培訓,這些培訓實用可行,符合當地農民的對農業技術的需求。壽西湖農場三月和五月分別在八公、澗溝保義等鄉鎮開展小麥“一噴三防“技術、小麥秸桿還田技術、大豆深松免耕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培訓,培訓與現場指導相結合,農民易接受,效果很好,在今年遭遇諸多不利天氣和病蟲害的情況下,壽縣北部鄉鎮的小麥平均單產水平仍達到400公斤,較去年提高了30多公斤。大壙圩農場的倮倮米業公司是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倮倮大米是名牌農產品、綠色食品,也是我省首個大米質量可追溯產品。農場與周邊鄉鎮120戶農民5600畝耕地建立了訂單農業,農場對120戶農民先后安排了水稻新品種信息、水稻高產栽培和農產品質量3次培訓班,提高了農戶的科學種田水平,農場又優價收購產品,農戶得到實惠。
二是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培訓方式。考慮到農民居住分散和交通等問題,多數農場的培訓是將周邊農民請到農場來進行。壽西湖農場今年年初分別深入到壽春、雙橋、澗溝、堰口等鄉鎮分別開展為期一天的小麥、大豆、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講座,系統將農場擁有的小麥、水稻良種良法配套高產栽技術、小麥高產攻關技術措施、水稻機械化播種技術、小麥和水稻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等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傳授給廣大農民,提升了農戶科技種田水平。夾溝農場是2006年小麥高產攻關最高單產單位,該場已連續4年實現1.1萬畝小麥超1000斤,今年單產超1150斤。5月10日農場農業技術人員深入到宿州市北楊寨鄉舉辦小麥生產技術講座,受到當地農民的廣泛歡迎。
三是堅持農墾技術人員與外聘老師相結合的師資隊
伍。在培訓中,我們堅持集中培訓與現場指導相結合、系統培訓與關鍵農時指導相結合、農業專家講授與種植能手經驗介紹相結合等方式。各農場組織動員了農場農業科技人員和種田能手作為培訓師資,同時,根據需要還聘請了安徽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省農業主管部門、省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專家擔任培訓師資,給廣大農民現場講授農業技術。如壽西湖農場的小麥高產栽培和大豆高產栽培培訓班就分別邀請了安農大黃正來教授和省農科院黃志平研究員講課。大壙圩農場的水稻栽培技術特邀了揚州大學朱慶森教授、江祺祥、彭永欣教授等水稻栽培方面的高級專家講課。碭山果園場邀請山東農業大學、全國著名的設施果樹栽培管理專家李憲利教授現場講授果樹高效設施栽培管理技術,同時還邀請了安徽省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河北農業大學等教學科研單位的專家教授來場進行技術指導,給職工和農民培訓。
四是堅持把本場職工與周邊農民相結合作為培訓對象。為使農場經濟融入地方經濟,建立和諧的場地關系,培訓堅持把農場職工培訓與周邊農民培訓結合起來,形成課堂上同時聽講,課后相互交流的良好氣氛。
初步成效
一是提高了受訓農民的技能和收入水平。通過培訓,使廣大受訓農民普遍感到收獲很大,既學習了理論,也學習了實用技術,還學習了操作技能,針對性和實用性都比較強,在實踐中的應用,使他們大多取得了良好的增產增收的效果。如通過農墾壽西湖農場的培訓,使壽縣北部鄉鎮的小麥平均單產水平在今年受害情況下仍達到400公斤,較去年提高了30多公斤。通過農墾宣郎廣茶業公司的培訓,使郎溪縣十字鎮小坂沖茶葉種植戶周明發在2畝茶園采摘加工名優茶70余公斤,春茶產值10000余元;十字鎮高村蔬菜種植戶的馮長貴,蔬菜種植面積由 2畝擴大至5畝,引進新品種種植青椒和大棚西瓜,今年收入32000元。同時在馮長貴的帶動下,有15戶農戶參與種植甜玉米、青毛豆等時鮮蔬菜45畝,收到了每畝近5500元的良好經濟效益。十字鎮郭母店龍蝦養殖戶王進,把培訓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采取科學的投喂飼料混配技術,減少了病害,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產量,畝產由原來350公斤提高到550公斤,22畝稻田龍蝦收入增加4.5萬元。碭山縣去年梨炭疽病造成梨農巨大損失,而農墾所屬碭山果園場由于防治技術及時到位,沒有產生危害。該場今年7月上旬開展梨炭疽病、梨小食心蟲專項防治技術培訓會,培訓范圍覆蓋農場周邊四個鄉鎮、10萬畝果園的果農,受訓果農2000人以上。
二是促進了場地關系和諧。百場、千戶、人萬培訓行動密切了農場與當地農業主管部門及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關系,也得到了他們在工作上和技術上的大力支持。同時培訓,使得農場與當地鄉鎮政府、農場職工與周邊農民關系更加密切,增加了往來和多方面交流機會。水家湖農場在長豐縣農技推廣中心的支持下,今年草莓種植面積又擴大了500畝,使得農場“蝶戀花”草莓觀光園的面積達到1000畝。
三是促進了農場經濟的發展。通過開展“百場、千戶、萬人農業科技培訓”活動,形成了場地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農場農業科技人員進一步增強了緊迫感,激發了他們認真學習,刻苦鉆研專業知識,及時總結技術經驗,加強技術指導的精神;農場龍頭企業如小麥良種獲得了穩定的用戶,擴大了銷售,提高了效益,也使訂單農業活動實現了雙贏。如大壙圩農場的倮倮米業公司擴大了5600畝的水稻生產基地;水家湖農場的草莓觀光園今年新增500多畝,新增經濟純效益達275萬元。
目前“百場、千戶、萬人農業科技培訓”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各農場培訓工作進展不平衡,個別農場還沒有啟動;二是培訓生源組織尚有一定難度;三是隨著培訓規模的進一步擴大經費問題存在難度,個別農民甚至要求付交通費、誤工費等,農場無法解決;四是培訓內容、組織形式需要進一步增強針對性,滿足農民的需求。
 根據前期培訓工作,下一步我們將嚴格按照省農委和省農墾局《關于印發“百場、千戶、萬人農業科技培訓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和要求,認真總結經驗,克服不足,始終如一地開展好各項農業科技培訓工作。培訓的內容將根據省農業主管部門的要求,緊密圍繞主導品種、主推技術開展,進一步增強針對性、實用性,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建議省有關部門將“百場、千戶、萬人”農業科技培訓納入項目管理,適當給予資金支持,以便更好落實活動的部署,提高培訓的效果。(省農墾局農水處供稿)

                                               

關注安徽農墾官方微信平臺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