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廠湖農場:項目引來致富水
發布日期:2006-11-14 瀏覽次數:6643

長期因水資源短缺而使農業生產相對落后的馬廠湖農場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扶持下,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為農場和職工引來了致富之水、效益之水。全場1.1萬畝耕地如今已建成了旱澇保收田。
秋種抗旱時節,我們在馬廠湖農場的大田里看到,職工們都在使用先進的節水技術進行噴灌抗旱,噴灌用水全都來自鋪設在地下的管道,管道的水又來自農場開挖的蓄水塘,通過機井供地面使用,這種方法比過去利用溝渠自流漫灌的做法可節約抗旱用水高達70%,僅抗旱用水一項,今年就節約了20多萬元。
馬廠湖農場地處江淮分水嶺上,少雨缺水一直是制約農場發展的瓶頸,過去遇旱搶水,抗旱時節經常和周圍村民發生矛盾。實施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后,農場利用項目資金購置了42臺套節水噴灌設備,同時分區域在全場耕地上先后開挖了14個蓄水塘,修建涵閘5座,橋梁4座,開挖疏浚溝渠1700米,打機井450眼,地下給水管道縱橫密布,形成管道網絡,徹底解決了缺水問題。
不僅如此,隨著用水問題的解決,還有力推動了馬廠湖農場種植業結構的調整。職工有的種植芝麻、玉米,有的建起塑料大棚,種植草莓和花卉、蔬菜等,職工承包地畝均效益由過去的不足400元提高到了550元,主產小麥平均單產也由過去的600的提高到850斤。
農場場長柏華勝高興地介紹說,今年全場職工收入比去年要增長20%。
秋種抗旱時節,我們在馬廠湖農場的大田里看到,職工們都在使用先進的節水技術進行噴灌抗旱,噴灌用水全都來自鋪設在地下的管道,管道的水又來自農場開挖的蓄水塘,通過機井供地面使用,這種方法比過去利用溝渠自流漫灌的做法可節約抗旱用水高達70%,僅抗旱用水一項,今年就節約了20多萬元。
馬廠湖農場地處江淮分水嶺上,少雨缺水一直是制約農場發展的瓶頸,過去遇旱搶水,抗旱時節經常和周圍村民發生矛盾。實施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后,農場利用項目資金購置了42臺套節水噴灌設備,同時分區域在全場耕地上先后開挖了14個蓄水塘,修建涵閘5座,橋梁4座,開挖疏浚溝渠1700米,打機井450眼,地下給水管道縱橫密布,形成管道網絡,徹底解決了缺水問題。
不僅如此,隨著用水問題的解決,還有力推動了馬廠湖農場種植業結構的調整。職工有的種植芝麻、玉米,有的建起塑料大棚,種植草莓和花卉、蔬菜等,職工承包地畝均效益由過去的不足400元提高到了550元,主產小麥平均單產也由過去的600的提高到850斤。
農場場長柏華勝高興地介紹說,今年全場職工收入比去年要增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