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邱湖農場:全國勞模羅守干激情燃燒的墾荒歲月
發布日期:2012-03-02 瀏覽次數:2082
安徽農墾方邱湖農場是新中國首批國有農場之一,該場位于中國農村改革發祥地——安徽鳳陽,小崗村的大包干精神與農墾人的創業精神一脈相承。作為新中國首批“農墾驕子”,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該場先后涌現出焦天鳳、羅守干、陳錦章、丁長德等多位全國及省部級勞動模范。羅守干是第一代農墾人的杰出代表,曾兩次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和一次全國農墾系統先進生產者,他的事跡被載入《農墾英雄譜》。
今年春節前夕,筆者有幸陪同省農林水工會領導走訪慰問了羅守干老人。羅老今年86歲高齡,患有肺氣腫、哮喘等慢性疾病,一到冬季便臥床不起。在陳設簡樸的家中,一見有客人登門,羅老顯得十分激動,看到送來的5萬多元慰問金和黨組織的問候,老人連聲道謝。大家圍坐床頭拉起了家常,羅老不停地問這問那,言語間仍舊心系著農場建設發展。當談起他當年帶領機務人員大搞技術革新的話題時,老人更是興奮不已,眼神中閃現出熠熠光彩,在場的人們也隨著羅老的娓娓講述,思緒回到那段激情燃燒、艱苦卓絕的墾荒歲月……
建場初期,方邱湖農場僅有3臺破舊的美式小型拖拉機和部分從蘇聯“老大哥”那里引進的農業機械。1955年午收前夕,組織上安排羅守干擔任難以駕駛的C-4-1號收割機機長,該機系“蘇聯造”,是性能差、故障多的“老爺車”。羅守干接手后,與同車農機手一道,摸索苦練基本功,在維修保養上下功夫,對癥下藥排除故障,使得該機在當年午收實戰中日均有效工作時間達14小時之多,連續出勤率95%以上。當年省農林水工會組織在方邱湖農場開展勞動競賽,該機車榮獲“紅旗機車”稱號。當年年底,為響應國家號召,時任機耕小隊長的羅守干主動請纓,帶著幾臺拖拉機前往周邊農村無人問津的湖洼野地拓場開荒。參加開荒的拖拉機都是外國貨,機型復雜,配件陳舊,故障頻出,羅守干和機務手們想方設法找來替代品,并用“土辦法”人工制造出零配件,保證了農機的正常作業,硬是用犁鏵將一片片“處女地”改造成一傾傾良田。
當初惡劣艱苦的自然條件讓今天的人們難以想象。在定遠縣馬廠湖開荒時,正值天寒地凍,羅守干和戰友們披星戴月、踏霜履雪,睡的是蘆葦棚、地窩子,幾個人合蓋一床破棉被,吃的是窩頭咸菜涼稀飯,許多戰友手腳凍裂了口子,但時間緊任務重,天很冷還得干,機械結冰上凍仍要下地,這時部分職工產生了畏難情緒,但羅守干在困難面前挺直腰桿、泰然處之,一邊為大伙鼓勁,一邊身先士卒,臟活、累活、險活搶著干。大冷的天,他把僅有的一件舊棉衣脫給體弱的同志穿,自己被凍成重感冒、高燒不退,大伙勸他休息,他只吃了幾片退燒藥,又和大伙一起拼命干起來。從1955年底到六十年代初,羅守干和他的機務隊四處征戰,共開墾荒地4萬多畝,先后辟建了淮南分場、爐橋分場、夾溝分場等,在安徽農墾創業史上寫下了光輝業績。
羅守干不僅是機車能手、業務骨干,更是技術革新的急先鋒。1960年,上級提出“向機具要勞力,向廢品要材料,向革新要設備”的號召,羅守干帶領機務人員,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組織開展技術革新、增產節約活動,堅持能土則土、能洋則洋、土洋結合的方針,采取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廢品利用、先簡后精、由低到高的辦法,克服了重重困難,一方面厲行節約每一滴油、一塊鐵、一個螺絲釘,另一方面利用廢品廢料,復制改制、復修再生,“生產制造”出一大批適用零配件。全場十幾臺拖拉機噴油頭修復再利用,一年節約了三、四千元;幾個廢油桶制成的“廢油再生”鍋爐,一年回收柴油6噸、機油2.5噸,節約資金五千多元,等等,這在當時是非常可觀的數目。當時“設備沒有一擔子”,專業技術人才嚴重缺乏,憑著在工作中摸索積累的經驗,羅守干的機務隊同心協力破難題,首創了“一機多能、一具多用、一人多藝”,攻克了技術革新項目達154項,創造了一個個奇跡、一個個神話,在農墾系統和社會上產生了巨大反響。1960年,全省機務技術革新現場會在方邱湖農場召開,羅守干的機務隊有101項技改成果在會上得到宣傳推介。同年,農場牌坊隊被國務院命名為“農業機械化生產隊”,受到周恩來總理頒發的嘉獎。
黨和人民不會忘記為國家、為集體做出巨大貢獻的人。羅守干因在農機方面的突出成績,獲得了一系列殊榮:1956年榮獲全國勞模稱號,并出席了全國農業水利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1957年榮獲原農墾部表彰的先進生產者;1959年再獲全國勞模稱號,并出席了全國工交基建財貿社會主義建設先進集體(生產者)代表大會。他多次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他的先進事跡被載入《農墾英雄譜》。
以往筆者從農場場史中讀到過一些羅老以及他那一代人艱苦創業、勇于革新的事跡,但今天從羅老如數家珍的述說中,心中有了更多更大的感動。他的先進事跡有著鮮明的時代印記,今天的人們也許覺得樸實而平凡、甚至不可思議,然而正是許許多多羅守干那樣的先進模范人物在樸實平凡的勞動中鑄就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偉大勞模精神,他們用平凡孕育了偉大,用樸實孕育了崇高,他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譜寫了如歌如泣的動人贊歌。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勞模精神,是我們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是激勵我們奮勇前進的重要精神動力。要在全社會廣泛宣傳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先進事跡、優秀品質、高尚精神,給他們以應有的光榮和地位,推動全社會進一步尊重勞模、關心勞模、學習勞模,使勞模精神不斷發揚光大。” 當前,安徽農墾正處在轉型發展的新階段,弘揚農墾精神需要樹立旗幟、拉起標桿,時代需要和呼喚勞模精神。
祝羅守干老人健康長壽、精神永駐——這是農墾人的美好祝愿!(常江安)
